有個高分問題說:老人退休後到處旅遊,身為子女怎麼看呢?
這個問題一出,引起很多網友的爭議,有人覺得退休就要這樣子,走遍各國山山水水,追求詩和遠方。大多數孝順的人都是認同,但有個惡意的問答說:「怎麼可以那麼花錢?那些錢就不能給兒子和孫子嗎?」
這個問答被活活罵上了熱門,很多人覺得自私,怎麼可以有這樣子的想法呢?但人性就是那麼奇怪,被罵的同時,也有人暗地裡紛紛讚同,竟然超過了上萬的點讚,可想而知老人退休後的積蓄花費有著很大的爭議。
那明明是自己的錢,還不能自由自在花了?這是什麼道理呢?最近,有個老人說了他的事,一氣之下就做了一件生平最痛快的事。
01、
老兩口退休去旅遊:引起子女不滿,老人霸氣花光積蓄和退休金
老趙今年也有60多歲,他和老伴最近覺得人生差不多了,就想要退休。兩人商量一下,沒和子女商量的情況下而退休,甚至還偷偷報了旅遊團,想要去雲南旅遊。因為那是老兩口年輕時的夢想,現在都年過百半,是時候去該去實現夢想,不然就真的走不動了。
等兒子和兒媳發現家裡兩個老人,已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旅遊時,一家人嚇到了,說走就走的旅行嗎?老趙看到自己給人的驚喜,這才解釋兩人已正式退休,去雲南旅遊。本以為兒子會支持他們,沒想到,他卻有點不滿說:「你們去旅遊就算了,還辭掉了工作。」兒子的言外之意是丟了工作,沒能帶給家裡收入。
老趙和老伴兩人都懵了,兒子竟然責怪自己沒賺錢?兩人本來愉快的心情,一下子被破壞,怒氣沖沖走,留下不滿的兒子一家。
老兩口到雲南後,兒子動不動就打電話過來,問要不要回家了?還交代錢少花點,這把老趙弄得鬱悶,難道自己的錢就沒有自由,需要經過別人同意了?心情越來越不好的兩人,也因為兒子的話而不敢多花錢,就怕回去被嘮叨。
一星期過去後,老兩口就回家了。兒子和兒媳看到老人家也沒買什麼,也就放心說:「有這錢旅遊,還不如拿給我或送您孫女去外國讀書。再不然要自己存點錢,我們可沒錢看病,這錢還是悠著點花。」
接下來的日子,兒子又來勸說父母要少花錢,可以拿來補貼家用或給自己孫子費用。老趙一氣之下,就霸氣開始花積蓄與退休金,覺得自己都沒幾個年頭,還需要這樣子的省吃儉用嗎?兒子竟然明說了自己那點錢的「正確用法」,自己沒拿過他們一分錢,只是花自己的錢兒子。
老趙實在是氣不過,就帶著老伴開始動不動就去遊山玩水,該吃吃該喝喝都沒落下,這讓兒子一家乾瞪眼卻又無可奈何。
半年後,老趙真正體會到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,雖然都是在花錢。60多歲的他第一次覺得錢真不是那麼重要,餘生不長,過好自己就是最好的事。
02、
其實,這樣子思想本質上是沒錯的,但有些子女就不那麼認為了,他們覺得老人既然老了,就應該呆在家裡,做點別花錢的事就行,甚至有些子女開始惦記上他們的積蓄或退休金。這種現象,真的是不少見,可以說有著太多的複雜原因在裡面。
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,如果突然想通了,子女就應該支持他們有自己過餘生的日子。畢竟,在他們那個年代並不富裕,有的只是終日奔波勞累為了溫飽,既然熬過到了退休年齡,這樣子的行為真的需要子女的最大程度去理解和包容。
所以,如果子女有足夠的包容、孝順和理解,老人退休之後,適當的花錢還是沒錯的。歲月安好,餘生不多,就只能放縱讓他們去享受一下自己想要的人生,那何錯之有呢?當然了,這點上也不能那麼肯定,只能根據家庭情況或因人而決定。
03、
既然要支援,就應該用語言去支援,然後可以偶爾全家選擇性的就近旅遊就行。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,只是時間問題罷了。在當代,很多人喜歡玩手機,卻不珍惜身邊那些老去的父母。如果有一天,他們不在,那後悔和遺憾的就是自己,從此就沒有人真正把自己放在心裡。我想,除了父母以外,還真沒有。結了婚可以離婚,但父母始終還是不離不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