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年鶴在烏岩鎮開了家麵館,生意不好不壞,除去生活開支,每月能存些小錢。
一如往常,每天下午放學時,他都能看見一個七歲左右的小女孩站在街對面,眼神直勾勾的望著店裡這口煮麵的鍋,直咽唾沫。
不知從何時起,她背著紅紅的小書包在那停步凝望;也不知從何時起,他煮麵時會習慣性的抬望瞟她一眼。
這日,店裡生意十分冷清,左等右等不見一個顧客進門。
抬頭時,他又看見她在街對面望著自己,他捉摸著反正也沒生意,就煮了碗麵給她送了過去。
「餓了吧,來,趁熱吃。」
小女孩緊張的退了兩步,目光充滿戒備。
董年鶴笑了笑,又遞上,說:「放心,這面沒問題,我不是壞人。」
小女孩咽了口唾沫,搖手道:「我,我……沒錢的。」
「不要錢,送你吃。」
小女孩又退了一步,「爺爺說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,就算接受,也要等價交換。」
董年鶴一陣錯愕,端著面的手十分尷尬的伸在空中。
他望了眼小女孩的穿著,十分樸素,甚至有無數個補丁——全身上下找不出任何值錢的東西。
他苦笑一聲,將面放在地上,說:「叔叔不收你錢,面放這,你若餓了就吃吧。」
說罷,轉身進了麵館。
令他意外的是,小女孩隻是用熾熱的眼神看了眼那碗麵,就抿著唇轉身走了。
她一個人在鄉間小路上行走,孤獨無伴,走了約半個小時,在一間石房前停下。
進屋,將書包放下,去田裡做農活,最後攙扶著一個駝背老人回了家——生火,一勺米熬了一大鍋粥……
直到夜深,對面石屋的燈已熄滅,董年鶴這才返身回家,然而內心卻五味陳雜,眼前的一切讓他莫名的心疼。
她,分明隻是個孩子,卻做著與年齡不相符的事情。
後來,他打聽才知,這個小女孩名叫尹燦蓮,父母外出打工五年未歸,音訊全無,是生是死尚不可知,在家與爺爺相依為命。
他本是一個善良的人,不由心生憐憫。當他再次見到這個小女孩時,便對她說道:「隻要每天在他面前寫個字,教他學會,便可贈她一碗麵,絕對是等價交換。」
尹燦蓮半信半疑,說:「那我可以寫兩個嗎,我要換取兩碗麵。」
董年鶴知道她是心疼年邁爺爺,點頭道,「當然可以。」
這一幕被店裡的其他顧客看見,均打趣道:「嘿,董老闆,先來十碗麵,教你寫百個字。」
董年鶴白眼一翻,「一邊涼快去。」
當然,顧客都知道他的用意,並未說破。
不止如此,之後隻要尹燦蓮寫字換了面,他都會關店,偷偷跟在她的身後,每日清晨,也早早趕到她的住處,躲在一旁,護她平安。
長此以往,竟達五年之久,直到她小學畢業,人就突然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