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,是人類最溫暖的棲息港灣,也是每個人成長和發展最重要的平台。
誰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溫馨和睦,能夠長盛而不衰,而這主要取決于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。
尤其是象征著家庭未來的兒女,他們能否成為家中的中流砥柱,才是家族興旺的關鍵所在。
正如古詩《學廳桃符》中所言:「而立之年不啻過,十分減盡少年豪。」
年過30年的人,即便沒有了過往的豪情壯志,仍然要活出自己頂天立地的精彩。
而若是一個人年過而立,依舊還在做這3件事,堪稱家庭之中最大的悲哀,比沒錢還可怕。
01
依賴父母,無法自立
《論語》中有云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。」
三十歲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嶺,到了這個年紀,本應心智更加成熟,有安身立命的本領,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。
然而在現實之中,卻有很多年輕人過了三十年,依舊無法立足于社會,只能依賴父母生存。
他們之中有的很多人,并非是能力不濟,而是一味地貪圖享樂,不愿面對生活的風雨。只想逃避苦難。
這種不思進取的行為,將自己安置于父母的羽翼之下,讓父母繼續去承擔養家糊口的重任。
家中有這樣的子女,遲早有一天會將家中的積蓄「啃光」,又如何談得上有未來?
就像曾經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戚柯,本有著大好的前途,卻在畢業后無法養活自己,只能在家「啃老」。
從小到大,他就是傳說中「別人家的孩子」,學習一直名列前茅,總能贏得掌聲和贊譽。
他的父母也不遺余力地培養他,對其生活起居大包大攬,卻也因此讓他變成了「巨嬰」。
戚柯不僅日常生活難以自理,而且性格孤僻,總是會與別人發生爭吵,學業也因此一落千丈。
步入社會以后,他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于是干脆回家躺平啃老,再也不愿出門見人。
正如居里夫人所說:「路要靠自己去走,才能越走越寬。」
父母過于寵愛兒女,不僅是為自己種下的最大的惡果,也是整個家庭最大的悲哀。
02
怨恨父母,不懂感恩
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視訊:
一個醉酒的男子,朝著自己的父母憤怒地嘶吼著,說他活著如今這副模樣,全怪父母無能。
他的語氣中帶著狂躁與不甘,一邊數落著父母如何的沒權沒勢,一邊敘述著自己過得如何的悲慘。
他表示同齡人開著豪車住著別墅,而因為父母沒能給自己這些,所以他這輩子都翻不了身。
而被他懟得啞口無言的父母,只是各自低著頭沉默不語,默默忍受著兒子肆無忌憚地發泄。
這,何嘗不是一種家庭的悲哀。
都說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,但不可否認的是,有些人生來就在羅馬,而有些人天生就是騾馬。
總有人不用刻意地奮斗和努力,就能獲得別人一生難以企及的一切,這種不公是客觀存在的。
但這也絕非子女怨恨父母的理由,或許父母并不能給予孩子絕對優渥的條件,但他們也是絕對的毫無保留。
正如《戰國策》中所言:「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」
這世上的大部分父母,出于天性使然,沒有誰不想讓子女過得更好,也會盡全力給子女更多。
在子女抱怨父母的時候,又可曾想過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,心中起碼的良知又被丟到了何處?
父母只是自己的引路人,并不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或買單,更不是自己頹廢無能的借口。
與其抱怨父母給的太少,不如踏實提升自己,才是一個成熟之人的應盡之事。
03
游手好閑,難堪大任
人活一世,沒有誰能只享受而不付出,就算是皇帝也少不了上朝批奏折,否則便成了昏君。
對于普通人而言,無論是生存也好,理想也罷,養活自己和家庭是避不開的人生議題。
可偏偏有些人,在人生最好的年紀揮霍浪費,整日不務正業,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。
他們明明有能力維系生活,卻只想放任自流,在縱情揮霍中迷失了自我,害了自己也毀了整個家。
就算家中有萬貫家財,他們的窮奢極欲也會很快將其揮霍一空,更別說成為家中的頂梁支柱了。
在小說《紅樓夢》中,賈家榮國府名義上的族長賈赦,堪稱賈府的頭號不肖子孫。
他生性荒淫昏聵,對府中大小事全不過問,雖然在朝為官卻不求上進,整日想著招妻納妾。
為了得到母親身邊的貼身丫環鴛鴦做妾,他不惜威逼利誘鴛鴦的哥哥,毫無廉恥之心。
對于家人他也毫無關愛之心,對兒子賈赦動輒毒打,女兒迎春也被他當做抵債的工具。
身為一家之主,不僅不能以身作則,為別人做出榜樣,反而揮霍家產,搞得全家不得安寧。
最后賈府的衰敗,賈赦的玩物喪志與難堪大任,自然也是難辭其咎。
俗語有言:「好逸惡勞,千金也能吃空;勤勞勇敢,雙手抵過千金。」
家敗,一定離不得「奢」字;而人敗,也必然離不得「逸」字。
真正的財富,不是擁有金山銀山,而是能有一雙勤儉的手,和一顆上進的心。
冰心曾說:「一個美好的家庭,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。」
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它承載著親情、愛情,還有責任。
金錢固然重要,但一個家庭的幸福遠不止于此。
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,不是沒錢,而是30歲的兒女仍然依賴父母,不能肩負起家庭責任。
每個成熟的成年人,都應具備獨立自主和承擔責任的能力,也要懂得孝親敬長,感恩父母。
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家庭的價值,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