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現代宇宙學的說法,宇宙從一開始就是在一個叫作奇點的地方開始的,這個地方的溫度和密度都是無限的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宇宙的演變由有序走向混亂。當這個世界從秩序到混亂轉換時,這個世界會走到哪里去?
宇宙的起源
關于宇宙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大爆炸。根據這一理論,宇宙是從一場大爆發中誕生的,而在這場大爆發后,它就開始以一種極其高能和高溫的方式擴張。
在奇點出現以前,科學家們并不能用已有的理論來解釋宇宙。在大爆炸后的最初的一段時間宇宙在擴張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宇宙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大,能量也變得越來越稀薄。宇宙的演變是由物質間的引力以及能量間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。從大爆炸開始宇宙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。最初的宇宙是以一種幾乎均勻的密度液體的形式擴張。
這個時期的宇宙溫度很高,當粒子互相撞擊的時候,這些粒子就會被反彈回來。在重力與排斥力交互作用下,聲波在電漿中傳播。隨后宇宙空間中的冷卻微粒合并為電中性微粒。于是宇宙就進入了重子時期,重子時期的物質主要是原子核、電子、光子。
在此之后重力減弱,氫原子被創造出來,所以光才能夠自由穿梭。此后宇宙便進入了黑暗時期,這一時期沒有任何光線,只有微弱的背景輻射。在這段時間里,新物質也在產生,并且在重力作用下,宇宙的演變也在這段時間里發生。
久而久之宇宙中就有了星星和其他物體。恒星作為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,在其演化的同時,也產生了諸如行星、星云等更為復雜的物質結構。這些構造又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進化,使行星有了更多的可能來孕育和生存。
從有序走向無序
熱力學第二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規律。這個原則也可以理解為物質混亂程度一直在增長。熵可以用來衡量體系中的能量分布與混亂程度。在封閉體系中,體系的熵值越大,有序度越小,混沌程度越大。
大爆炸之后,宇宙處于高度有序的狀態,但是隨著時間流逝,能量消耗,物質消散,秩序消退,混沌消退。恒星與星系的形成是導致宇宙有序性降低的一個主要原因,而熵增大的現象在宇宙中也是同樣存在。
早期的宇宙中,由于重力影響,物質開始聚合以形成恒星。當一顆恒星形成之后,它就可以為整個宇宙提供能量,為新的生命創造條件。在漫長的歲月中,群星互相作用形成了星系。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現在的宇宙結構。
人們于1965年發現了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輻射。它會發出一種射線,這種射線是在宇宙開始時釋放的。首先該項目將為科學家們理解宇宙的初始態,以及大爆炸的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據;其次該項目將為宇宙的各面都一致這一觀點提供有力的佐證。
這是一種低熵、高有序的輻射,其出現體現了宇宙初始階段的有序性。此外,宇宙中的混沌現象也與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輻射有著緊密的聯系。隨著時間流逝,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會發生紅移、溫度降低、熵增等現象,這是一個由有序到無序的演化過程。
通過對宇宙中的微波輻射的準確測量與分析,科學家們可以推測出宇宙中的一些重要參數,如宇宙的年齡、宇宙的密度、宇宙的物質成分等。基于此,天文學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、演化和組成,從而促進宇宙科學的發展。
宇宙的未來
宇宙在不斷地擴張,而且擴張的速度還在加快。這一理論來自人們最熟悉的宇宙擴張理論。該模型同時也指出,宇宙中存在著一種額外的暗物質,這種暗物質并不涉及電磁波的相互作用,但卻能夠利用重力來影響可觀察到的物質。
宇宙熱寂是對宇宙的一種設想,即宇宙未來將不能維持生命。這意味著,隨著時間的流逝,整個宇宙將會漸漸地枯竭,熵值將會達到極限,溫度將會向絕對零度靠攏,最后,整個宇宙將會變成一片冰冷而混亂的世界。
在這種狀態下,恒星會慢慢熄滅,星系間的距離會不斷拉大,從而使宇宙間的物質與能量不再能夠進行有效地相互作用。這會使整個宇宙變成一個沒有生命的地方。如果將宇宙視為一個龐大而又封閉的體系,那麼它的熵就會越來越大,最后宇宙就會走向死亡。
這時候就需要三體中的歸零者文明,重啟宇宙來干預宇宙的發展。如果宇宙中還沒有文明程度能達到如此的高度,那麼宇宙最不可避免將會變成一片虛無,也不會再有人能知道它的樣子。